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
《美麗寶島》

《美麗寶島》簡介


數年前民眾朱士杰先生從海外購回一部16mm(毫米)電影膠卷,片名為《美麗寶島》。此部影片片盒上註記了Formosa《美麗寶島》,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孫逸仙文化中心,于1959年收片。經過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媒體中心王明山老師的物理修復、整飭與數位掃描,影像重現了50年代台灣早期珍貴的寶島風光與工業發展。

2024/11/28 於臺南藝術大學進行發布記者會,同年12/07日晚間六點30分於台南市南門公園大門城內進行戶外首映

 

--劇情簡介│

本片從北到南除了盛名景點外,有總統府與鳳山蔣中正閱兵、裝甲砲兵武器的畫面。同時影像中強調了交通設施,淡水線、山線、花樑鋼橋、台中車站、台美合作搭建的西螺大橋與糖鐵機車、客車、汽油車,後段礦鐵、林鐵產業鐵路珍貴畫面。在寶島工業介紹中則介紹了,糖業、鹽業、肥料、紡織、水泥、造船、石油與紙業。

影片中有不斷出現蔣中正閱兵的畫面,與那時國共內戰延續共軍持續在台海侵擾有關,同時顯示國民政府將農業臺灣轉為工業臺灣的意圖,彰顯自由中國的進步。旁白語句的使用多有反共抗俄時代的愛國語彙,對原住民族的描繪仍有當年習慣刻板的不當。一場對台灣進步的影像巡禮與日治時期南進台灣中強調殖民統治,兩部影片的時間差不過十餘年,讓幾乎同樣的影像場景形塑了截然不同的時代意義與意識形態。

美麗寶島劇照